乒乓两响
🎖 军事纵横 留园网

ming1000
a year ago
#1
乒乓两响

爱因斯坦可能说过不知道三战怎么打,但知道四战肯定是用冷兵器。这是西方知识界认同的想法,最早提出的人是Brodie,他是反驳另外一个B,Boaden,在奥本海莫听证中有大作为,此后一直被排挤。1946年Boaden提出核武器是常规炮兵的延伸。他最大的预见性是导弹发展,核弹头导弹应该是第一波打击地方军事目标的主力,城市是次要目标,留给轰炸机。国防部有一个SIOP(Single Integrated Operational Plan)用来为总统决策选择打击目标,在通俗文化中也常出现。这个SIOP也一直在演化。

冷战历史是一个平衡-不平衡悖论的历史。核武的杀伤规模造就了这个悖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双方实力的平衡器:哪怕一方核武数量绝对占优,真打起来也不可能全身而退,所以核武到目前为止没有使用。1969年的中苏应该是大核对小核国很好的例子(后面会谈到所谓的美国核保护承诺),过去20年的印巴是两小核国家的例子。以色列是有核国对无核国的例子。

双方的所有准备都是为了核热战做准备,绝非爱因斯坦等公知在道德高度上认为杀伤太大,不该出现真核战。怎么打赢美苏两者有区别。现在回头看这个区别,可以解释他们武器设计思路和表现的不同。注意也这里用的区别而非差别,很难判断高低。同时通过历史,我们也能看到核战离我们到底多远。

美国及北约的核阻吓政策演进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1950前,苏联没有核武的时候,核武是二战战略轰炸的延伸(Boaden)。1950年到1960年,是大规模报复,以艾森豪威尔的NSC-68为起点。这两个阶段都是以打击敌方大城市为目标,在核战的词汇里面是高价值软目标,打击手段是空爆以达到最大杀伤面积,这种手段相对来说核污染较低:即使是氢弹这类聚变(Fusion)武器,为了大当量也加入裂变(Fission)过程。到了1960年代,麦克纳马拉提出打击苏联军事目标,他的逻辑是在苏联体制下,打击高价值城市目标不能起到阻吓作用,苏方军队保护的是党而非人民,打掉军队才能起作用。这类目标在核战中称为硬目标,因为所有的导弹发射井都是加固的,空爆肯定无损。这类核武器采用钻地后爆,关键是精度。相对来说,核污染较前者大。

美国随后几十年,武器发展一直延续这个思路,现在美国的常规武库还是这个思路的产物。到了80年代初,卡特政府加入了斩首的概念。这个概念争议很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的例子:2003年入侵伊拉克斩首失败,2022年入侵乌克兰还是失败。而且只要有核双方将核反击自主化,斩首在核战中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无限制升级。

1960年代,核军控大拿Schelling(先令)的策略是明确反对斩首。此人是哈佛经济学博士,毕业后随马歇尔到欧洲参加马歇尔计划。当过杜鲁门和肯尼迪两位总统的顾问。在耶鲁哈佛兰德干过。2006年的炸药奖得主。在通俗文化中,先令的套路在Youtube上有两部电影,一是Tom Clancy的The Sum of All Fears, Ben Affleck演Jack Ryan,Morgan Freeman是他老板。另外一部是 By Dawns Early Light,不记得什么大牌演员,挺好看的。两片的重点都是核战万一爆发后怎么升级降级,怎么结束。

苏方的大部分观点与和美国军方相同。因为历史文化的不同,苏俄是完全不接受输的结果,也习惯接受大量伤亡,二战死千万不也胜了么?这是美国不愿意,也不能承受的,现在出点钱都有人唧唧歪歪,如果死人,就投降。美国冷战时很多核交换模拟投降都是设定为伤亡太大。

最重要的区别是苏俄准备好在乒乓两响核交换后还接着来,要争取多占地,这很俄国。逻辑是占了地就是潜在工业能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苏俄的武器都是往简单的造,战时大量生产,单个表现可能不如高科技武器,双拳不敌四手,量到了,最终胜利是我的。主要战略方向除了欧洲,亚洲有条Kuropatkin Line,就是在日俄战争中没有守住的那条线,也是核交换后的首要目标之一。我一直问60年代末所谓的美国为中国提供核保护的证据,除了中文世界有谈到,没有其它任何语言(包括俄文)来源证实。但苏联当时试探这条线的话,美国肯定是不答应,也算间接提供了核保护,这和美国对盟国的核保护大不一样。拉丁美洲,南亚(越南),是第二道进攻线,所以冷战时期这些地区经常爆发热战的原因,双方都清楚,这些地方不是核心利益所在。

60年代北约第一次核打击重点转为打击军事目标后,第一个难题是对导弹精度的要求很高,有个K factor是计算打击有效性的(当量除命中半径)。基本结论是如果没有精度,哪怕钻地核弹也不能有效摧毁苏俄方的发射井,这是为何北约方的导弹现在精度这么高,以至于常规弹头都能具有很高的摧毁能力;另外一个就是钻地能力,贫铀的应用也是此思路的产物,A10打坦克的贫铀弹只是副产品。记得30年前,第一次海外战争,联军的一次打掉了伊拉克政府人员的一个地下掩体是当年平民伤亡最大事件。现在什么水平,呵呵。

北约核战略的第二个问题是何时使用的问题。北约是明确表明的首先使用核武器,苏俄的陆基导弹发射了,北约导弹打得再准,也没用,井是空的。又因前面说了稳定-不稳定悖论,不可能有点风吹草动就动核武吧!解决可是下了血本,首先是侦查能力,卫星飞机间谍。另外一个方案是常规打击能力打掉苏俄方向的核能力,2022年10月俄方开始高唱核战序曲时,美国通过两个退休三星四星将军向民众发声,只要俄用了核武,美国就将会用常规武器打掉乌境内的所有俄目标,同时国安顾问沙利文也发声,我们和俄国有沟通渠道,不升级核战甚至不用核武,但会用常规武器报复,至于什么报复,你们自己脑补,记得30年前的伊拉克么?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双方都面对的:第一次突然核打击的恐惧。这就有了陆基机动发射,和潜射导弹,形成所谓的二次核打击力量。北约方反制陆基机动的一个手段就是80年代提出的B-2,那玩艺是准备暗夜之下到苏联境内找机动发射火车汽车的,不是在阿富汗找皮卡的。现在这一二十的数量也不够,本来是200架,那么单价就不是10亿了。

北约的核保护伞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的小算盘,不愿意核武技术扩散,宁愿绑定自己。以美国盟友的工业和科技能力,这东西不是问题,法国都能造出来,德国不行?部署中导的直接原因是60年代末德国威胁如果美国不提供保护伞,德国将和法国合作自己来干。这就有了潘兴在欧洲部署,在德国部署是德美双钥控制。注意:当年西德认为是越早用越好,华约军队只要越过东德边界就用,美国不想,自己脑补原因。同理,谁认为日本造不出核弹么?当年台湾的核计划就是被美国人拆啦。

战术核武器的来源和使用有两个要点。第一是50年代韩战发现,大规模报复计划设计的核弹在局部战争中太大无用,且华约常规军事力量比北约大,量变到质变,那么小型化的核武可以抵消这种数量优势。二是有意制造核升级的不确定性,参见先令的博弈策略。

对苏联来说,你有,难道我没有么?而且两边的常规部队都准备好在使用战术核武后,快速通过核爆区域达到战略目的。苏军也是为此设计的,现在乌战场的僵局于此有关。苏俄在通讯方面也并不太在乎,使用核弹后,由于地球电离层的破坏,高频通讯基本瘫痪了。战略核潜艇都是用长波,不光因为传播不受地球曲面影响,主要是不受电离层影响,长波通讯的问题是速率低,载波频率只有60kHz。

苏联在冷战中的一个发明是代理发射,这是苏向中国输出核技术的初衷,呵呵,我知道有人要说自力更生了。此后,中国也办了同样的事,不一定是朝鲜。这里就要谈到导弹防御计划了。很多误解是这是防御性的,不会影响什么,中文自媒体这种声音不少。这是没明白平衡-不平衡悖论,因一方如果能有效反制核打击,那么这方发动第一次核打击的顾虑少,使用意愿升高,因为机动发射包括海基的二次打击能力在数量上是不可能和陆基相比的。美苏的1972年ABM条约是限定数量一国两个反导系统,这东西特烧钱,美国运行一年后就自己撤了,此后直道2000年一直没有反导系统,2000年后,由于俄国核武库一直萎缩,中国不加入核军控谈判。美国重新开始NMD的部署。

前不久德国总理跑到中国,最大的成果是中方出面表态不能容忍乌战使用核武,中国清楚只要动了核武后绝不是限于两方,任何有核方都会被波及,任何有核方都不会容忍自己被核攻击后还存在一个有核的第三方。中美关系还行的年代,美国常年瞄准300多中国城市,你觉得你的家乡在其中么?当时瞄准苏联是2000多目标。现在呢?是不是该换过来了。如果想听故事,看下篇。




贴主:ming1000于2023_03_25 19:34:36编辑

贴主:ming1000于2023_03_26 9:01:29编辑
贴主:ming1000于2023_03_26 9:03:49编辑

							
13

ming1000
a year ago
#50
Matthew Bunn
//@Zhdyr:
氢弹里加入核裂变可不是为了增加当量,而是为了启动核聚变。核裂more
0

ming1000
a year ago
#49
ming1000 给 Nanak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Nanak:
Nanak 给 ming1000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0

ming1000
a year ago
#48
ming1000 给 cqyu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cqyu:
cqyu 给 ming1000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0

Nanak
a year ago
#47
Nanak 给 ming1000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1

cqyu
a year ago
#46
cqyu 给 ming1000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1

ming1000
a year ago
#45
ming1000 给 顽童在线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顽童在线:
顽童在线 给 ming1000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0

ming1000
a year ago
#44
呵呵。这个问题不想多谈,我而不是专家。
//@Zhdyr:
氢弹里加入核裂变可不是为了增加当量,而是为了启动核聚变。核裂more
0

Zhdyr
a year ago
#43
氢弹里加入核裂变可不是为了增加当量,而是为了启动核聚变。核裂more
0

ming1000
a year ago
#42
ming1000 给 BreakingGood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BreakingGood:
BreakingGood 给 ming1000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0

BreakingGood
a year ago
#41
BreakingGood 给 ming1000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1

ming1000
a year ago
#40
呵呵
//@add321:
基本都是虚构的故事
0

ming1000
a year ago
#39
ming1000 给 随便踹两脚就走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随便踹两脚就走:
随便踹两脚就走 给 ming1000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0

随便踹两脚就走
a year ago
#38
随便踹两脚就走 给 ming1000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1

add321
a year ago
#37
基本都是虚构的故事
0

顽童在线
a year ago
#36
顽童在线 给 ming1000 点“赞”支持3银元奖励!!
2

znr0901
a year ago
#35
科盲
//@允許中文以及特殊字符:
长波靠电离层反射more
0

明日之星
a year ago
#34
没必要。1比2美国也不敢动,1比2的数量至少毁灭美国60次
//@允許中文以及特殊字符:
中国核战略应该:数量5:1于对手,经常性核演习!more
0

ming1000
a year ago
#33
我本念是提高此地水准,你自己读读吧more
//@允許中文以及特殊字符:
长波靠电离层反射more
0

ming1000
a year ago
#32
我真错了。厨子,对不起了。
//@允許中文以及特殊字符:
长波靠电离层反射more
0

ming1000
a year ago
#31
确实,冷战没变成热战有很大的侥幸成分
//@laodalaoda:
记得 有一篇视频描述的是天文学家发现大概几千年后more
0